8分27秒!金堂再次登上央视引爆网络,这个川西小镇为何屡成“顶流”?
[震震开] “8分27秒!央视镜头再次对准川西小镇!”今天早上,随着央视《朝闻天下》的特别报道播出,#金堂又上了央视#的话题瞬间冲上了微博热搜榜,镜头里,金堂县沱江两岸生态走廊游人如织,三星堆文化旅游新地标建设如火如荼——这个常住人口不足百万的县城,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刷新着外界的认知。
央视镜头中的“金堂密码”:8分27秒浓缩高质量发展样本
在今天播出的专题报道中,中央电视台利用今天播出的专题报道“公园水城”金堂生态转型为主线,聚焦三个关键场景:
- 绿色经济:镜头扫过官仓街的橄榄工业园区。今年,首批300吨特级初榨橄榄油正在向欧盟发放。这个由荒坡改造而成的现代农业园区,带动全县5.6万农民年均收入增长8000元。
- 生态治理:根据航拍照片,沱江金堂段连续36个月保持水质Ⅱ类标准,沿岸65公里绿道已成为成都市民“微度假”的新选择。
- 文旅融合:毗河湾夜游项目单日接待量超过3万人次,与三星堆博物馆联动开发的“古蜀文明研究路线”暑期预约量同比增长240%。
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明指出:“这8分27秒的报道,实际上揭示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‘金堂模式’。”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工业生态和生态工业化路径,将这个曾经洪涝灾害的地区变成了投资热土。”
从“水患之城”到“天府明珠”:金堂的反击之路
(插入数据对比图:2012年与2022年金堂主要经济指标对比)
- 地区GDP:182亿元→542亿元
- 旅游收入:8.3亿元:→97亿元
- 高新技术企业:7家→89家
这一惊人的转变源于三个战略支点:
- 基建突围:投资46亿元建设沱江分洪工程,结束“十年九淹”历史
- 产业重构:聚焦清洁能源、三大新兴产业:通用航空和应急设备
- 文化赋能:建设“天府古镇联盟”
“说到金堂,人们首先想到的不再是洪水,而是洪水淮州新城当地文化旅游局负责人表示,今年1月至7月,全县签约重大项目27个,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5个。
县域经济“出圈”启示录:为什么是金堂?
在当前全面推进农村振兴的背景下,金堂现象引发了深刻思考:
- 差异化竞争:避免成都主城区的“虹吸效应”
案例:通航产业园已聚集山河航空等32家连锁企业
- 生态价值转化:建立GEP会计体系,让绿水青山“明码标价”
创新:发放全省首笔“碳汇权质押贷款”
- 年轻化转型:打造“青春版”县城形象
数据:近三年新增青年企业家占61%
“县域经济不是大城市的缩小版,而是要有自己的特色IP。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研究所所长周毅评论道:“金堂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,在‘双碳’轨道上超车,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。”
下一个“爆点”在哪里?三大趋势值得期待
随着“金堂热”的不断升温,多个领域呈现爆发趋势:
- 新能源产业集群:总投资280亿元通威光伏基地即将投产
- 建设智慧城市:全省首个县级城市数字孪生系统在线试运行
- 文体旅融合:2024年世界铁人三项赛落户官仓铁三镇
“我们正在申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。”金堂县委书记钟静远在一次采访中透露,“未来将建设‘半小时到达成都主城,两小时连接成渝双核’交通枢纽地位。"
[结尾升华] 从央视镜头8分27秒到微博热搜榜8小时霸屏,金堂的“出圈”绝非偶然。在县域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,沱江畔的这个小镇,用“生态打底、创新驱动、文化点睛”的结合,书写了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模式。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讨论“是否去金堂发展”时,也许,下一个“金堂时刻”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新时代城镇化的“非凡”案例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